关于康复会所的介绍 4

讨论三:工作日——《工作日——三个简单的词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含义?》

每文开篇特别声明:因为这一系列的写作是基于 ICCD国际精神康复会所的三周培训课程的材料的笔记和本人的思考和见解,有可能发表于自媒体,以供公众参考及阅读使用,因此,会有以下另外声明和信息。

说明:黑色小号宋体字为原文摘录,高光部分为笔者思考及见解,欢迎商榷!

撰写人——伊万(Ivan)

联系方式: EMAIL:QINGXIU168@126.COM, 微信:liaoyifan618 QQ:103086872 微信公众号:伊万在蒲公英的日子

文献-《工作日——三个简单的词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含义?》 作者:Melanie Sennett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踏脚石(Stepping Stone)会所

工作日的伟大意义: 成为精神疾病康复的主要因素

工作日的核心价值(以往): 1、重视会员长处、才干和能力,以此为基础“管理”会所运作 2、关注会员的职业需求

最新认识:为了让精神疾病进一步改变自己的世界和周遭的世界,需要做更多

进一步的关注:其它领域的需求 举例:健康问题、教育程度的改善、适宜的居所、(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科技、使用互联网 更进一步——用互联网解决就业和让会员利用互联网进行创业 现存做法:诉诸于专业人士 弊端:缺乏会员参与其中 挑战和机遇:将以上这些工作机会纳入到工作日-不依赖专家-不剥夺会员的自主性机会

前提条件:在做以上满足会员其它方面需求工作之前,全面了解工作日的组成部分。

工作日概念和特色: 灵活(flexible-具极大弹性和机动性、可调整和适应性的),会员-各种方式-参与会所工作

特色: 1、what kind of job-何种工作, 2、to whom to work with-与谁工作, 3、where a place provide lots of opportunities-充满机会的地方

与传统医疗模式巨大不同: 传统:被管理、被教育、不公平、不了解参加者的各种多样化的需求

WHY IS IT SO DIFFERENT&UNIQUE?——为什么工作日如此的独特和与众不同?

1、Why work?为什么工作

社会共同准则:出于生存需要和道德文化的要求。

同一种文化:对工作的渴望-高度重视 评判一个人的标准:工作-身份认同特征

会所工作价值观: 会员-无论能力如何不足-每个人都对工作有贡献-被需要、期盼、希望-加入以使工作日完成 成果:归属感&自尊&自信

准则:第19条 设计会所的工作时,应以帮助会员重拾自我价值、决心和自信心为原则,并非为进行职业培训。 原因:即使康复者拥有众多的技能,但亦不足以弥补对自我价值和生活目标的丧失和重塑。

工作日的目的: 帮助会员自我感觉良好-以此为基础-考虑发展自己 作用:打下会员发展自尊、决心和自信的基础-重投工作和学习

2、什么是会所的工作? 准则:16条- 强调:会所的工作是“专门为会所的运作和加强会所服务而产生的” 结论:会所工作既是目的,也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内容

工作日的工作:有意义&迫切感(时刻为了尽早让会员重获自信) 本质:工作如果没有意义-会员缺乏动力 职员的挑战:创造足够有意义(重获自信)的工作-会员认同&参与

准则:20条- 会员有机会参加会所内各类型的工作 包括:行政-日常运作与协助支持、研究-对会所意义的思考和见解、接受会员及迎新-发展和开拓会所,外展-关心会员的特殊需求,职员招聘-自主权的体现,为了自己的利益做主人公,职员训练(?印象中好像没有做过,欢迎商榷)和表现评估(为自己利益,权力和责任的体现)-让职员的能力和素质更符合会所发展的需要、公共关系-顾问委员会的参与和会议、与雇主和社会人士(包括顾问委员会成员,举例,慈善组织狮子会成员等)的互动,争取权益-(李赞和我都曾向残联的蓝主任的就残障津贴的迟发和补发事宜进行沟通和交涉,希望今后类似事件不要再发生,事情得到妥善解决)及评核会所的成效-亲身未经历过,是否是在认证前期对会所的运作成效的自评?-欢迎商榷!

3、秩序 秩序:有规律,有规章,有制度,有目的,有原则,有条理——进行架构——以使工作日有效率、及时和可行地和可持续地发展和运作。

类比: 陌生环境中的地图VS工作日的整体和各部门的布局和构成-蓝图

蓝图:给会员以合适和开放的视野,决定自己走向哪个部门,做哪项工作,对未知事物拥有探索的勇气和产生理解和信任感

工作日的原则:各部门的运作和界定-显而易见-容易确定工作-在会所实践中-就是对工作的详细分工、一整套的流程和责任的确认-使用标识

准则:第18条- 阐述:会所-单个或多个工作部门组成-各部门有足够职员&会员&有意义的工作-支撑起整个工作日的工作(太多“工作”名词-其实定义是不同的,内涵也是不同的-有的是内容,更多时候是内容和目的的结合体)

工作日秩序的主要构成部分: 包括:工作、工作部门、职员&会员&有意义的工作

准则:另一重要方面-关系 部门会议:聚会-互相了解各自的需求和状态及工作进度 部门会议的重要意义: 会员和职员互相帮助、鼓励会员从事工作的实践和过程。

本小节总结: 秩序的重要意义: 有组织-全部人都自然而然地了解情况-根据自身对组织规章的理解,会员自主自立依靠自己-肩并肩工作-建立良好的关系

4、“日” 关于会所最为常见和所谓的消极现象 ——“半天”工作,半天空荡荡—— 的现象和情况- (我的浅见,欢迎商榷)- 是基于中国人的深厚的家庭观念和非独立人格文化-中国人的工作-自从进入社会、尤其是建立家庭之后、更甚的是生儿育女之后-中国人的观念之中-围绕着孩子转-围绕着家庭转-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与家人生活和相处-家庭是我们生活的重心和轴心-我们的交际和与朋友的聚会-最终的目的-无论是功利性的、还是亲友性质的-最终都是一句话“为了家庭更好更和睦”——“家和万事兴”与“万事兴则家更兴”——互为因果——我们的视野很狭窄-我们的人生很普通-我们的人生很无趣-我们的爱好很单一-我们的归属感的最大和最强有力的提供者就是家庭、父母、伴侣和孩子-尤其是对于会员而言,无论结婚或单身的会员-在完成半天的工作之后-不会想着怎样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会对外面的世界去探求和交流-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就是他们的最大社会属性-作为一个没有工作的成年人-完成了最基本的本能需求-午餐-之后-就是回家

说一句类比证明的话: 即使是职员,很多时候上了中午班没事做就回家带孩子去了,如果孩子病了,更加要提前离开会所照顾家庭,我们没有经济条件或没有相应的社会机构照顾幼孩儿童,不是工作的缺乏,而是社会养老、抚幼的社会配套机制的缺乏,个人对职业发展的风险性巨大等等

4、“日”

“日”的实质:工作日出现在一天 (正常理解意义的白天-早6:00指晚6:00)当中

准则:第17条- 阐述:会所-每周五天-与社会上一般办公时间相同 成效:同一时间-每一成员工作-提供机会参与工作 性质:与社区中工作类似,有组织,有意义

探讨: What’s happening in this real world at this exact moment? 当下此刻,真实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信念和文化: 世界发生什么-会所就要为会员提供类似的机会和活动

工作- 有组织-有意义-周而复始的—— 深具意义和驱动力: 建立人生目标和意义,更容易迈向复原的成功

基于类似于社会一般工作组织架构和组织的-伙伴关系:帮助康复-重返社会

5、结论: 工作日是(良性循环的)有机体: “工作”、“秩序”、“日”, 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缺一不可,良好互动。

引用会所认证专家Andrew Strachen的话: 重视&强调&欣赏—— 会所-真诚的伙伴关系-发展&加强-会员的能力、自信和自尊;减少-对病症&因而失去技巧和知识的重视。 赋予会员的生命全新和充满活力的意义: 会所-以希望、梦想和机会-取代-对会员自身的缺陷和损失的注意。

初稿完成: 2016年8月16日(字数:3131)

Posted on February 1, 2017
[返回目录]